2023年,中非贸易额达到2821亿美元的历史峰值,同比保持增长1.5%,而中国也已经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。
其实早就已经有中国企业家不但把鞋厂开进了非洲,还成功出口到欧美国家,挣得盆满钵满。
2011年,他带领华坚集团,将制鞋厂开进非洲最落后的国家埃塞俄比亚,成为当时“第一个吃螃蟹”的人。
如今,华坚集团在非洲拥有员工7000多名,累计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,成为全世界顶级规模的女鞋制造企业之一。
张华荣是山西娃子,当兵退伍后开始创业,1984年他开了第一家鞋厂——青春鞋帽厂。
初期,他既当老板,又当销售员,拼命的挣钱,之后的几年里,他积累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。
1991年的9月,张华荣成立了江西华坚鞋业有限公司。但在开厂之初,由于轻信一位“贵人”,差点让华坚濒临倒闭。
1996年,张华荣带着100万来到东莞,开启他的女鞋事业,建立华坚鞋业。
刚开始在东莞,凭着低廉的报价和优秀的品质,华坚鞋业为多家名牌女鞋代加工,张华荣因此也赚得不少财富。
但随着行业竞争非常激烈,同行互相压低价格,华坚鞋业为了拿到订单,亏本经营,一度外债达到500万。
为了寻找出路,张华荣回到江西赣州建厂,设立生产线,这里劳动力比东莞低廉,公司产量增加,华坚鞋业终于扭亏为盈。
关于为什么进驻非洲,为何需要去埃塞俄比亚建厂,张华荣接受媒体采访时,回答是有这几点考量:
首先,埃塞俄比亚不仅有非常多的牛皮,也盛产羊皮,就地取材,原材料源源不断,不用考虑上游供应问题。
另外,他还看中了埃塞俄比亚的人力成本低。当时他们普通工人工资100多块钱人民币,即使现在也只有300元人民币。
再有,就是从非洲向欧洲和美国出口鞋子,可以零关税。综上述原因,张华荣的团队才决定在非洲开鞋厂。
张华荣说:“我们在埃塞俄比亚只用了短短100天,便办成了一个几千人的工厂创造了埃塞的华坚速度”。
因为去的早,得到了许多政策上的优惠,张华荣轻松获得了2000亩的工厂用地。
他频繁飞往当地参与筹备工作,他不仅将制鞋所需的原材料和机器陆续运往非洲,还招了近1000名当地人参与生产。
工人到位后,考虑到技术落后,于是张华荣挑选100名非洲工人前往国内进行培训学习,以老带新一对一的方式,培训完后,再将这批非洲人和外派的中国员工一起送到非洲。
2015年,华坚又在埃塞俄比亚总理邀请下,在首都建立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园城。
如今,华坚集团解决当地7000多人的就业问题,华坚在埃塞俄比亚的出口量占当地鞋业出口总量的65%,占当地采购出口的25%,每年有500多万双鞋子出口到全世界。
从2011年投资到现在,华坚一直在非洲发展平稳,这样的成绩在张华荣看来就是在海外工厂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。
将国内的成熟管理技术复制到埃塞俄比亚工厂,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固然重要,把非洲工人当人而不是工具,真正去关心他们才更重要。
与其说张华荣有独到眼光,不如说他始终待人真诚,从而赢得别人的认可和信赖。
在厂区经常能听到他们集体唱歌,张华荣也经常组织非洲员工做集体操,提升集体荣誉感。
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,费雷泽今年22岁,在华坚工作四年。因为表现优秀,他被选派到中国的东莞总部接受培训。
“我中文名叫广州,以前什么都不懂,也不懂得做鞋子,中文也不会,到了中国以后那边有很多老师教会了我很多,比如怎么样做出一双成品鞋子,怎么说好中文?”
当年张华荣去非洲建厂,许多人都不理解,如今华坚集团的出海故事,被大家津津乐道。
9月4日,张华荣和女儿张芸琪做客中央电视台《对话》栏目,讲述了华坚集团在非洲投资建厂的财富故事。
随着中国与非洲各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规划,有更多的中国企业,选择来到非洲淘金。
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一种趋势,出海既有助于企业在全世界内优化资源配置,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提高竞争力,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,又能推动自身技术和品牌的升级。
旅行只为侣行:《从欠债500万到资产22亿,华建集团被他做到中国女鞋巅峰》